138 1716 0919 | 021-5915 0215
上海蓝铸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News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各国纷纷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而我国安能落后于人后?2015年8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强调:用新理念,新技术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发展,形成国民经济的新动能。当天便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4000余字的长文。小编将3D打印相关的信息整理成以下几点。1、如何看待3D打印这项新技术给传统生产和组织管理模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从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的提高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生产工具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二是伴随而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回顾历史,人类社会进程总是呈现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从石器到青铜器、铁器的广泛应用,再到蒸汽机、电气化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逐渐从个体、小手工作坊发展到机械化大生产阶段。如今,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3D打印技术的推向民用,众多3D打印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新型的小手工作坊”再度崛起,不过这些新型的服务中心是依托互联网和3D打印等新技术的“小手工作坊”。这一点与传统的手工作坊迥然不同。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单打独斗,而是与外部广泛联系的一个社会化单元。这种“小作坊”的产品更加个性化、定制化。毫不夸张地讲,3D打印等新技术会带来传统生产和组织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有利于资源更优地配置和创造性技术的发展,拓...
发布时间: 2016 - 07 - 28
浏览次数:190
上周,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台一体式的锻造金属3D打印机,这台革命性的3D打印机结合了3D打印和和传统的锻造技术,在单一的设备中产生高质量的产品,同时消除多余的材料和成本。因此,这样的3D打印机在任何行业中都具有一定的潜力。而据3D虎所知,中国航空专家将采用这台3D打印机生产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关键部分之一。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将3D打印用于军事生产上。早在2015年初,中国军舰就曾将3D打印机带到海上,对一些紧急情况起到了作用。在这台一体式锻造金属3D打印机的揭幕仪式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张海鸥称,“这将打破3D打印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这种破坏性的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能够更好的增加产品的韧性的强度,改进产品的生产周期”。   据中国3D打印网了解,该3D打印机可以使用八种材料,可以广泛用于飞机、海洋和核电站等领域。目前,这台机器已经成功建成了一部分,而更大版本的3D打印机也正在开发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突破,其中的好几项功能已经被认为是能够改变产品的性能和生命的技术。据悉,由这台3D打印机打印重要部分的J-20隐形战斗机将有望在2017年完成,这将成为我国金属3D打印应用于国防工业的一次创举。 文章和图片 转载自 中国3D打印网
发布时间: 2016 - 07 - 27
浏览次数:242
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适合使用3D打印,加工速度快。    3D打印加入锻造技术 强度韧性大幅提高 在3D打印技术中加入了锻打技术,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该成果打破了3D打印行业存在的最大障碍,开启了人类实验室制造大型机械的历史,并将给全球机械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创新。据了解,3D打印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常规3D打印不仅成本很贵,且工时很长,还打印不出经久耐用的材质来,一直没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3D打印行业一直处在“模型制造”和展示阶段。由“智能微铸锻”打印出的高性能金属锻件,已达到2.2米长约260公斤。现有设备已打印飞机用钛合金、海洋深潜器、核电用钢等八种金属材料。经由这种微铸锻生产的零部件,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均稳定超过传统铸件。同时,该技术以金属丝材为原料,材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丝材料价格成本为目前普遍使用的激光扑粉粉材的1/10左右。由于这一技术能同时控制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大大缩小了产品周期:制造一个两吨重的大型金属铸件,过去需要三个月以上,现在仅需十天左右。“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有望改变世界金属零件制造历史,出现首次由中国制造领先的“东方时代”。        ...
发布时间: 2016 - 07 - 27
浏览次数:160
摘要: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由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主导研发的“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出了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该成果有望改变世界金属零件制造的历史。目前的3D金属打印技术虽实现了绿色铸造,但因缺乏锻压技术,无法解决裂纹和变形缺陷。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张海鸥团队经过十多年攻关,独立研制出“微铸锻同步复合”设备,创造性地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实现了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技术”,大幅提高制件强度和韧性,确保了构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张海鸥教授介绍,运用该技术生产零件,其精细程度比激光3D打印提高50%。同时,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可控,大大缩小产品周期。该技术以金属丝材为原料,材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而丝材料价格成本仅为目前普遍使用材料的十分之一左右。在热源方面,因使用高效廉价的电弧,成本也只需进口激光器的十分之一。据了解,“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带来包括设计、材料、工艺、检测、控制、装备等一系列制造要素的变革,促进我国传统工业转型。   文章转载自: 中国3D打印网
发布时间: 2016 - 07 - 26
浏览次数:155
Copyright ©2005 - 2013 上海蓝铸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工厂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曹新路2800号(201808)
电话:138 1716 0919 | 021-5915 0215
传真:021-5106 2520
邮编:3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