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高潮尚未到来”是由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在Metav展会期间举办增材制造研讨会中的摘录标语,未来5~7年不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基于对于增材制造(AM)需求的推延,涉及到整个金属切削机床,其总需求量应该明显<1%。阻碍3D打印技术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和加工时间,增材制造优势是小批量加工以及复杂个性化和小型零部件的加工实现了无模具制造。除此之外,AM 技术还可以自动生成孔槽,如飞机工业的轻型结构件、内冷却通道等。由此,这些零部件在中等和大批量加工中的费用可以相互抵消。无工具、快速、低成本制造“在谈到工具或者金属切削工艺,AM与传统工艺相比,如果涉及到复杂零部件。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零件的无工具制造,具有加工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的优点。对于复杂零部件,如涡轮的加工,可无关地与几何形体对‘零件’进行加工。”Voxeljet公司市场&应用经理Tobias King说道。该企业不仅是构建体积达8 m3的工业级打印机生产商也是服务商,他们根据需求为客户打印单件直至中等批量,造型的独立性几乎无极限。AM的设计自由性只是引人注意诸多方面中的一个因素。飞机座舱扶手要尽可能少地使用材料,只有采用增材制造才能减轻重量 “增材制造在加工过程中的柔性化和个性化具有很大的潜力,基于一个CAD模型便可以直接通过AM工艺生成零部件。与传统工艺相比,由于放弃了专用贵重的刀具或者...
发布时间:
2016
-
08
-
24
浏览次数:278
每天都有不少人问南极熊3D打印网:3D打印的中国市场到底怎么样?下面的这篇报告,会让你有所启发。中国3D打印产业已经发展二十年左右,如今已然成为国内各大企业争相投资的热点,在3D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南极熊认为中国3D打印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虽然潜力巨大,但市场规模仍然较小,3d打印企业公司需要在商业模式、产品耗材、与传统工业结合等多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好产业发展脉博、理性投资也便显得极为关键。 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分析1. 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1、研发技术我国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有望率先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已可以制造立体的模拟生物组织,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尖端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2、竞争力优势目前,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司实体主要有:陕西恒通智能机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滨湖机电(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公司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3、3D打印机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国内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建筑、教育、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文化创意及文物修复、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
发布时间:
2016
-
08
-
22
浏览次数:193
奥运会是四年一度的重头大戏,全球几十亿观众都在关注着比赛的一举一动。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受瞩目的综合性运动会,比赛的最终成绩不仅仅只是运动员之间实力的较量,来自外界的帮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各种高科技含量的运动装备在比赛中也很常见,前几年的“鲨鱼皮”是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而今年,3D打印则成为抢尽风头的新兴科技。 3D打印闪耀里约,科技助力“更高、更快、更远”人类,在奥运会中不断挑战自己极限。有了科技的帮助,运动员更是如虎添翼。3D打印因其个性化、定制化优势,成为各大品牌赞助商和运动员使用的“大杀器”。那么,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中有哪些关于3D打印的运用呢?具有“短跑女皇”之称的著名美国女飞人Allyson Felix与耐克合作,借助3D打印技术来打造一双专门满足她比赛需求的全新跑鞋。设计阶段,耐克公司的设计总监决定先优化鞋底反弹性,从而让运动员每一步都能获得更快的速度。为了让鞋子更加贴合Allyson Felix的脚型,开发团队专门制作了一双尺寸9.5,宽度AA的鞋楦(即鞋的成型模具)。为了平衡灵活性与美感,耐克还专门采用了3D打印技术之一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耐克公司今年也为许多运动员提供抗空气阻力运动服,帮助短跑运动员减少空气阻力,甚至对于长跑运动员成绩提升也有帮助。设计过程,主要依靠的还是风洞测试和3D打印原型设计。法国自行车联盟,和Erpro&a...
发布时间:
2016
-
08
-
19
浏览次数:506
增材制造技术近几年发展迅猛,特别是从2012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增材制造技术热潮,各类增材制造技术及设备逐步完善,工程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拓宽,覆盖了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机械、化工、能源、艺术等众多领域,可制造的材料从非金属、钛合金、铝合金、钢、金属间化合物到高温合金,甚至到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伴随着增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业及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标准化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增材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的标准体系,并结合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初步规划了国内增材制造技术的标准体系,以期为增材制造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持。我国于2016年4月21日召开了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62)成立大会,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 216,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增材制造技术标准化工作。目前通过该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的标准共有6项,设计增材制造技术术语、文件格式、工艺和材料分类等方面。作为国内高端装备领域,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自2007年就开始了增材制造技术标准化的研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院士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增材制造技术标准,并积极推行行业标准的立项及制定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钛合金零件激光直接沉积工艺、粉末、制件规范等5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三个方面为指导思想进行规划。一、 目标导向,必须以...
发布时间:
2016
-
08
-
18
浏览次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