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打印产业已经发展二十年左右,如今已然成为国内各大企业争相投资的热点,在3D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认为中国3D打印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虽然潜力巨大,但市场规模仍然较小,3D打印企业需要在商业模式、产品耗材、与传统工业结合等多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好产业发展脉博、理性投资也便显得极为关键。一.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分析1. 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1、研发技术我国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有望率先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已可以制造立体的模拟生物组织,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尖端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2、竞争力优势目前,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司实体主要有:陕西恒通智能机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滨湖机电(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公司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3、3D打印机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国内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建筑、教育、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文化创意及文物修复、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前瞻估计,3D打印机在国内企业装机量在400台左右。打印产业市场规模分析目前,国内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
发布时间:
2016
-
09
-
12
浏览次数:139
轻量化结构的优势其实不难理解,以汽车为例,重量轻了,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能够产生更高的加速度。由于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更短。以飞机为例,重量变轻了则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和载重量。要实现轻量化,宏观层面上可以通过采用轻质材料,如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陶瓷、塑料、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来达到目的。微观层面上可以通过采用高强度结构钢这样的材料使零件设计得更紧凑和小型化,有助于轻量化。而3D打印带来了通过结构设计层面上达到轻量化的可行性。具体来说,3D打印通过结构设计层面实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有四种:中空夹层/薄壁加筋结构、镂空点阵结构、一体化结构实现、异形拓扑优化结构。 3D打印轻量化的学问途径1:中空夹层、薄壁加筋结构中空夹层、薄壁加筋结构通常是由比较薄的面板与比较厚的芯子组合而成。在弯曲荷载下,面层材料主要承担拉应力和压应力,芯材主要承担剪切应力,也承担部分压应力。夹层结构具有质量轻、弯曲刚度与强度大、抗失稳能力强、耐疲劳、吸音与隔热等优点。在航空、风力发电机叶片、体育运动器材、船舶制造、列车机车等领域,大量使用夹层结构,减轻重量。如果用铝、钛合金做蒙皮和芯材,这种夹层结构被称作金属夹层结构,西安铂力特在3D打印过程中,采用夹层结构,实现构件的快速轻量化,经过设计的夹层结构对直接作用外部于蒙皮的拉压载荷具有很好的分散作用,薄壁结...
发布时间:
2016
-
09
-
09
浏览次数:243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神舟11号预计十月中旬发射,搭载两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完成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实现中国飞天梦想仿佛还还在昨日,十几年间,中国一次又一次打破极限、超越自己。上天揽月,几千年的中国飞天梦中国人的飞天梦做了千年之久,一代又一代人矢志不渝地追寻。古代神话嫦娥奔月,牛郎织女银河相会……《庄子·逍遥游》记载:“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古时有个叫列子的人可以怡然自得地乘风而行;李白把酒高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都是古人对飞天的想象。同时,古人也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将飞天梦想付诸实践,孔明灯,风筝,模仿鸟类的飞行器都是古人大胆的尝试。穿越千年,到达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充分应用,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注入了巨大的活力。3D打印技术有利于实现复杂难加工零件的制造,让材质更加坚硬,并且实现零件减重,节约节省燃料,让航天飞机飞得更远。。早在2013年,麦肯锡公司公布的一份报告中,3D打印在今后影响人们生产组织模式和社会生活的十二项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中名列第九。欧美各国都意识到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以及在空间站建设、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各自形成了3D打印发展路线图,并在航空航天领域积极作出部署。2016年6月1日,柏林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空中客车(Air...
发布时间:
2016
-
09
-
07
浏览次数:260
3D打印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并在近十多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产业界的重视。但是,3D打印技术却并未如很多人期望的那样,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替代现有制造技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该技术本身的成熟度需要不断改进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3D打印需要的材料制备与现有材料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制造使用的原材料已经有成千上万种,而目前能够被用于3D打印的材料品种少,质量规格不齐全,严重地制约了3D打印行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外开始出现金属3D打印技术,并开发出金属3D打印机和金属3D打印材料,这一技术的出现,突破了3D打印在金属应用领域的限制,使得3D打印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近十年来,我国金属3D打印技术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3D打印机和金属材料。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金属3D打印。什么是金属3D打印?金属3D打印是属于数字热加工的一项技术,目前制备金属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选区激光熔化/烧结(SLM/SLS)、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激光近净成形(LENS)等。与传统工艺相比,金属3D打印有直接成型,无需模具,可以实现个性化设计并制作复杂结构,高效、低消耗、低成本等优点。但是因为其是数字热加工,变形是无法消除的,变形量需要从工艺和经验上去控制,最后还要经过数控机床等技术的后期加工处理。金属3D打印材料的应用金属3D打印材料...
发布时间:
2016
-
09
-
02
浏览次数: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