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搭乘军机产业链东风,高温合金或迎来增长拐点
华泰证券军工行业组近期发布报告《改革叠加成长,全面看多军工行业》,核心观点包括军工改革将大幅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以及军机产业链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将开启军工行业高增长业绩拐点。我们认为若军机产业链出现增长拐点,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如高温合金将迎来订单爆发拐点。高温合金目前年需求量2万吨以上,国内产量在1万吨左右,进口替代空间大。航空是高温合金重要需求领域,未来战略机型可能进入列装期,有望加速批产,军机订单高增速有望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向上,预测未来2017-2019年高温合金需求复合年均增速可达20%。
地缘冲突加剧和经济转型背景下,军工产业配置优势明显
川普上台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周边地缘局势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军工发展势在必行,尤其是航空、航天、海军等先进装备亟待列装。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高端装备行业门槛高、垄断性强,研发周期长,军品新机型批产和技术拐点完成后将带来几年确定性业绩增长,并且叠加改革带来的双重盈利增长,军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将大幅改善,产业配置价值凸显。
钢研高纳系高温合金技术龙头企业,重申“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航空航天用高温材料重要的生产基地,研发实力、生产规模全国领先,下游客户主要是中航发旗下公司。军品稳定性要求高,公司与下游的历史合作关系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公司军民品比为5.2:4.8,军品收入在5成以上。此次军机产业链启动,中航发是航空发动机研发及制作的主要承担者,公司将受益明显,公司会成为未来主力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的供应商。2017-2019年,我们测算军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产品年均复合增速15%,公司2017-2019年的毛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7%。
ROE向上,估值水平提升
公司作为新材料制造商,风格为成长股,股价由EPS及PE决定。估值水平PE受到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影响,也受到盈利增速切换的影响。当前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正在进行,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出现;受周边局势紧张、三军战斗机等装备落后影响,军机产业链增长确定性较高。随着先进军机列装及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的不断推动,公司盈利增长速度有望提升,盈利增速切换将提升公司PE水平,推升公司股价。从公司历史PE水平看,公司合理PE区间在50-80倍区间,考虑到公司未来ROE绝对水平、相对水平向上,故给予公司80-85倍PE估值。
风险提示:军费支出下降,军机订单增速不及预期,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程低于预期。
正文内容
一. 搭乘军机产业链东风,高温合金或迎来增长拐点
华泰证券军工行业组近期发布报告《改革叠加成长,全面看多军工行业》,核心观点包括军工改革将大幅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以及军机产业链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将开启军工行业高增长业绩拐点。
我们认为若军机产业链出现增长拐点,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如高温合金将迎来订单爆发拐点。高温合金目前年需求量2万吨以上,航空是重要需求领域,未来战略机型可能进入列装期,有望加速批产,军机订单高增速有望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向上。
1.1 2017-2019年,军机订单复合年增速有望达到20%
1.1.1 先进战机数量制约空军战斗力,短板将逐步补齐
经济、技术水平双制约,先进战机装备不足。受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足影响,航空制造能力严重不足,空军无法获得足够的先进战机,制约了空军在近海地区的制空能力和海军向深蓝挺进的能力。
从WorldAir Forces 2014披露显示各机型的现役数量看,中国与美国相去甚远,与俄罗斯仅在战斗机一项中持平,特别是空中加油机,中国还未实现零突破。中国航空制造实力不足,一方面与过去落后的飞发研发机制有关,另外一方面与军费不足有关——中国军费仅是美国三分之一。
三军列装飞机面临传统落后机型占比大等问题。空军方面,特种飞机、运输机、武装直升机等机型数量严重不足,且机型多为传统较落后机型。海军方面,战斗机主要以二代机为主,特种飞机、运输机和武装运输机数量也严重不足。陆军方面,武装直升机和运输机整体数量太少,不利于现代机动性、快速作战的要求。
综合来看,我国军用飞机发展情况与我国国力和军力严重不相符、亟待提升,目前我国在快速研制各种新型战机,未来几年将是军用飞机的加速批产期,战略空军和强军梦将助力军机产业超越式发展。
1.1.2 战略机型有望进入列装期,飞发分离增加发展后劲
战略机型有望进入列装期,有望加大批产力度。从公开新闻来看,我国几个重要的战略机型可能进入列装期,比如大型运输机运20、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可能已进入部队交付或者准备交付,新型直升机直20等也在研制后期。随着新型战斗机的列装这将大力提升空军实力,同时,一旦进入列装后,以上亟需的战略机型,可能会逐步加大批生产力度,相应的军机制造和配套企业将进入业绩快速提升期。
华泰证券军工组估计,随着军机研制定型完成,军机采购规模会进入快速增长期,有望维持三到五年至少15%以上的增长。前期先进军机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周边形势严峻,战略上亟需先进的战斗机,会出现补偿性增长,实际增长速度可能远高于15%——增速若保持在20%-30%才能快速改变我国落后的空军装备。若2017-2019年军机按年20%增速计算,则军机用高温合金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20%。
歼10、歼11、枭龙都是近些年列装的第三代战机,歼20、歼31、歼15、运20、L15、直20是近些年研制成功的先进机型,填补了我国四代机、舰载机、大型运输机、三代机教练机、新型直升机的空白,对于我国军用飞机和空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飞发分离、军费增长有助于战机获突破,军工或成高端装备发展引擎。2016年,中航发成立标志着飞发分离,将有利于推动发动机研制、突破战斗机制造瓶颈。近年,军费大幅增长,已是俄罗斯的两倍以上,若现役飞机向俄罗斯看齐,则中国军机增长空间较大。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均大于西方国家,军费仍将继续高速增长,将推动战机研发、制造、列装。
经过10年左右的研制积累,运20、歼20、L15、新型直升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战机横空出世,压制多年的需求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快速释放,军机产业链将开启高增长模式。同时以高精度导航、军工新材料、军队信息化和军工电子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行业技术拐点正在突破,军民两用的市场空间足够大,将成为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先锋。
1.2 地缘冲突加剧和经济转型背景下,军工产业配置优势明显
川普上台增加东亚地缘冲突不确定性。中国在逐步替代美国的高端装备产业,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川普在获选前后均称要帮助美国抢回制造业岗位,贸易战或爆发。川普上台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周边地缘局势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军工发展势在必行,尤其是航空、航天、海军等先进装备亟待列装。
军工可穿越牛熊,可支撑估值。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高端装备行业门槛高、垄断性强,研发周期长,军品新机型批产和技术拐点完成后将带来几年确定性业绩增长,并且叠加改革带来的双重盈利增长,军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将大幅改善,产业配置价值凸显。
美国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后,市场选择订单和成长确定的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由于其垄断了F22/F35四代隐身战机、导弹、卫星等先进军事装备的生产,十几年来,股价增长20倍左右,市盈率仍在十几倍,是军工成长的典范。目前国内面临挤压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升级转型压力大的情形,外部美国处在加息过程中,汇率风险增加,如果公司没有业绩支撑和确定性成长,其估值泡沫将不可持续。因此建议配置受益成长确定的军工行业公司,此轮军机产业链增长中,其上游原材料也将获得增长。
二. 标的上推荐关注抚顺特钢、钢研高纳
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均是高温合金制造企业,高温合金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19%、90%以上,高温合金且均采用成本加成机制定价,因此公司利润对订单量敏感。抚顺特钢、钢研高纳毛利率分别为53%、32%,毛利占比分别为51%、100%,吨钢盈利稳定;军品收入、毛利占比高是其特色。
自2015年股灾以来,抚顺特钢与钢研高纳走势较为一致,但自2016年3月28日,东北特钢多次债务违约,其持有的抚顺特钢的总股本的38.58%被冻结,因市场担心其持有股份被清算、形成抛压,故走势较钢研高纳差。若后期东北特钢债务重组获进展,抚顺特钢有望补涨。
2.1 高技术壁垒是护城河,后来者难居上
高温合金行业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双重特性,进入壁垒极高,体现在生产工艺、资金投入和客户黏性三个方面。由于军工装备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一旦形成稳定合作后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且出于战略性考虑,军用采购将最大化的优先考虑国产供应商。因此,抚顺特钢和钢研高纳在军用市场的领先优势将长期存在。
2.2 军用高温合金市场需求估算
我国目前高温合金材料年生产量约1万吨左右,每年需求可达2万吨以上,市场容量超过80亿元。高温合金在军机里主要用于发动机,相关增量主要来自于:1、新增军机订单;2、现有战斗机发动机叶片更换;3、军机发动机国产化率的提高。
2.2.1 三年看军机用高温合金年均复合增长率20%
高温合金用量占比高,且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在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中,高温合金材料用量已占到发动机总量的40%~60%。高温合金的性能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发动机性能,根据实验测算,涡轮进口温度每提高100 ℃,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能够提高10%左右,国外现役最先进第四代一级发动机的涡轮进口平均温度已经达到了1600℃左右,预计未来新一代战斗机发动机的涡轮进口温度有望达到1800℃左右。据报道,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涡轮进口温度平均每年提高15℃,其中材料所做出的贡献在7℃左右。
战略机型列装并批产、国产发动机比例提高,双重利好高温合金。根据英国《国际飞行》杂志发行的《2015年度世界空军报告》,中国目前拥有军用飞机2860架,其中战斗机1454架。其中,三代战斗机共501架,二代及二代半战斗机953架,三代机占比仅34.5%。与美国三代及以上机型78%的占比、俄罗斯四代及以上机型53%的占比相比,中国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在战斗机更新换代方面有较大增量空间。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刊在2014预测,在短期和中期内,中国空军将集中精力在提高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的编制比例上,使其增至70%左右。
战略机型列装并批产,军用飞机产业链向上,相关订单将大幅增长,直接利好高温合金订单。同时随着中航发的成立,飞发分离模式确立,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发动机研发及占比的提高,高温合金的空间将进一步放大。2017-2019年,我们测算高温合金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20%。
2.2.2 舰艇燃气轮机存较大空间,关注后续启动时间
目前国内舰艇多采用蒸汽轮机,未来燃气轮机将成为主流。燃气轮机技术与航空发动机技术相通,此前受制于航空发动机技术滞后,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较为缓慢;飞发分离后,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燃气轮机研发及制造将提速。
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QC185与QC280两档系列的舰用燃气轮机。QC185于2004年在珠海航展上出现,以“太行”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为基础改进,输出功率17兆瓦。QC280于2008年用于亚丁湾护航的169舰,QC280代表中国海军舰艇动力摆脱对外技术依赖。
若后期国产燃气轮机技术突破,国有燃气轮机在舰艇动力装备中比例将大幅提升。原有舰艇存在燃气轮机替代蒸汽轮机的需求,另外新增舰艇将直接装备燃气轮机,根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的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新增172艘舰艇。一艘舰艇装备4台30 MW级燃气轮机(QC-280燃气轮机为30 MW级),每100 MW燃气轮机需用高温合金约57吨,因此单艘舰艇燃气轮机所需高温合金至少为68.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