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1716 0919 | 021-5915 0215
上海蓝铸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News
一、轻量化、整体化新型冷却结构件制造技术1 整体叶盘制造技术整体叶盘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与技术跨越的关键部件,通过将传统结构的叶片和轮盘设计成整体结构,省去传统连接方式采用的榫头、榫槽和锁紧装置,结构重量减轻、零件数减少,避免了榫头的气流损失,使发动机整体结构大为简化,推重比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在第四代战斗机的动力装置推重比10 发动机F119 和EJ200上,风扇、压气机和涡轮采用整体叶盘结构,使发动机重量减轻20%~30%,效率提高5%~10%,零件数量减少50% 以上。目前,整体叶盘的制造方法主要有:电子束焊接法;扩散连接法;线性摩擦焊接法;五坐标数控铣削加工或电解加工法;锻接法;热等静压法等。在未来推重比15~20 的高性能发动机上,如欧洲未来推重比15~20 的发动机和美国的IHPTET 计划中的推重比20的发动机,将采用效果更好的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或抗氧化的C/C 复合材料制造整体涡轮叶盘。2 整体叶环(无盘转子)制造技术如果将整体叶盘中的轮盘部分去掉,就成为整体叶环,零件的重量将进一步降低。在推重比15~20 高性能发动机上的压气机拟采用整体叶环,由于采用密度较小的复合材料制造,叶片减轻,可以直接固定在承力环上,从而取消了轮盘,使结构质量减轻70%。目前正在研制的整体叶环是用连续单根碳化硅长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制造的。推重比15~20 高性能发动机,如美...
发布时间: 2017 - 01 - 24
浏览次数:87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推广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密不可分。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引导“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有关部署,经国务院同意,制定本指南。一、产业背景(一)现状与问题。“十二五”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已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近2万亿元。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新材料综合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创新能力稳步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院所实力大幅提升,在重大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在大飞机专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百万千瓦级核电用U型管、硅衬底LED(发光二极管)材料、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方面积极创新,一批先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加...
发布时间: 2017 - 01 - 24
浏览次数:80
新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任组长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之后,新材料又曝出重磅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于今日对外公布。而且工信部官方微信公众号立即推送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的全文,另一篇是一图十二问读懂《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不可谓不重视。长达11000多字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简单概括起来就是阐述了新材料产业的现状、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指出新材料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分别对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指出发展方向;提出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等九大重点任务,最后提出五大保障措施。下面材料牛(cailiaoniu.com)简单梳理一下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不容错过的精彩新材料三大类划分新材料门类繁多,划分一直是一个问题。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计划将新材料分为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6大门类。而此次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不再专门针对6大门类,而将根据发展方向将新材料分成三大类: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根据工信部官方微信的解释,三大材料的划分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一个材料所处的发展阶段,每一个方向中涉及的材料品种,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共性,这便于政府部门分类施策,提高政策措施的准确性...
发布时间: 2017 - 01 - 24
浏览次数:102
“我们的技术将在先进制造领域掀起新一轮的革命。”日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海鸥携其研发的“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与法国空客公司举行了技术合作签约仪式,这是法中两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一项重要合作。这位年过60岁的老人和夫人王桂兰一起,带领团队用14年的时间,破解了困扰金属3D(三维)打印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的颠覆性原始创新。 不仅是空客,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不久前也主动上门洽谈合作。创新成果被航空业巨头竞相追逐,表明了我国在3D打印技术上已经由“跟跑”开始进入“领跑”阶段。 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改变西方引领的制造模式 在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王桂兰夫妇就像一段传奇。跟电弧光打交道十余年,他们被称为“华科居里夫妇”。其实,张海鸥的科研路颇为曲折,刚起步时,他埋头于轧钢研究。但“这项技术,日本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导师的话如当头一棒,他懵了。考虑再三,他于1987年东渡日本“取经”。 王桂兰说,在日本工作之余,她做得最多的就是查找资料,从课程配置到最前沿的技术,无所不有。“回国的时候,资料整整打包了31个大箱子。” 十几年科研路,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唯有创新才有未来,跟在别人后面是不会有太大出路的。”1998年,张海鸥被引进到华中科技大学,致力于高效低成本无模快速制造技术研究,4年...
发布时间: 2017 - 01 - 24
浏览次数:83
Copyright ©2005 - 2013 上海蓝铸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工厂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曹新路2800号(201808)
电话:138 1716 0919 | 021-5915 0215
传真:021-5106 2520
邮编:330520